教學文章
最多瀏覽的文章
你的英文缺乏intonation嗎? 職場上,我們都努力說好英文。可是,很多時並非「what you say」,而是「how you say it」出了事。 我們的學校,不會教intonation,也可能不懂教。1%有心的老師,會試著蜻蜓點水式談一談各種升升降降。可是,何時開始升,開始降?升前該做什麼,降前又要做什麼?可能,很難說得上。 我們想化繁為簡,讓你即學即用。擺脫語言乏味,共你一起揭開英文intonation的神秘面紗。 揭秘英文intonation工作坊 8-9 PM HKT, 16/12(一)講座 – Ben C H Wan MA(UCL) 8-9 PM HKT, 23/12(一)實戰 –...
1. 「 你讀錯了,因為傳統上不是這樣讀的。」 這種解釋,忽視了語言會一直演變的事實。五十年代的香港,「 將」和「張」各有自己讀音。今日我們可以要求他人分清兩者嗎?要說從古到今,那該古到何時? 2. 「 你讀錯了,因為字典不是這樣讀。」 哪本字典?為什麼這字典和另外一本字典又會不同?那麼該以誰作準?字典應用來記錄當下發音,如果演變成rule book,是削足就履。 3. 「 你讀錯了,因為這樣讀好柒」 事實可以去追求,觀感則是各花入各眼。同一讀音,今日可以好柒,明日可以好潮。本地人認為不錯,過隔離埠可以不堪入耳。 4. 「 你讀錯了,因為我們香港不是這樣讀」 把廣東話視為某地獨享,是危險的,也無視了其他粵語區的存在,只會顯得自己的常識有廣闊的改善空間。 中英文,甚至所有語言,如果無好好定義口音和時空,科學上,這等正音正字的討論都是晒大家時間。UCL的Geoff Lindsey博士說得好: 這只會落得my team wins的三秒快感。
英文水平怎樣影響你移民的生活 根據2023年歡迎香港人委員會的調查,99%的移英港人打算在英國永久居留,而根據英國港僑協會於2021年公佈的《港人移英熱門地點分析報告》,於2021年首六個月,最受歡迎的聚居地為大倫敦區(Greater London, 22.3%),其次為曼徹斯特(Manchester, 8.2%)和伯明翰(Birmingham 4.8%);大倫敦區之中,又以Barnet和Islington最為熱門。 雖說過往也在香港學了十幾二十年英文,但很多移英港人會發現學校英文,跟實際生活英文有莫大落差。如果英語能力不足,莫說難以交朋結友、和鄰居溝通,連日常事務如租屋買屋,到訪council辦文件、查詢、出電話卡、看醫生、學車等等在香港生活時想也不會想過遇到困難的日常小事,在英語國家例如英國、澳洲和加拿大生活時,舉然變得舉步為艱,更加影響就業機會和收入。心理上,亦每天充滿不安和焦慮。尤其中產和專業人士,巨大落差和自尊心令他們難以啟齒。 過往在香港學英文的限制 學術英文和生活英文,分別甚大。根據我在2014年在Threads的一個非正式統計,44%的人認為口音問題,是在英國溝通困難的主因。同樣地,44%的人認為用字不同才是最大障礙。 過往在香港學英文,受課程及考試如DSE和會考HKCEE及高考HKALE的限制,加上英文主要用於書寫及閱讀,學校課程只會包括學術英語,例如閱讀文章及書寫長文。可是,在英語國家例如英國,基本溝通不成太大問題,可是絕對談不上融入生活、結識朋友。要一下子由「吾欲就寢 I would like to retire to my room where I can conduct a substantial intermission...
大部份人窮一生背生字,學文法,卻不願花半分鐘去學好發音。餘下少數覺醒者,不是不得其門而入,便是半途而廢,原因有五。 一,非從開發耳朵入手。研究指出,一歲後,我們會自動喪失一切和母語無關的發音,於是,傻傻分不清man和men,更不用談"大耳窿"和"大耳loan"及"夜繽紛"和"夜繽fun"的分別。 二,莊閒不分。th音很重要,所以花十個鐘。L音也好重要,所以也花十個鐘,總之教科書和字典是這樣編排,咁權威,跟著實無死錯人。 三,盲信字典。字典說,tent是四個音素,所以tents就是五個。字典又說,back和bat是同元音,所以發音方法一樣。殊不知通用的牛劍朗字典,是要特殊方法解讀,加上標音有時隨心,錄音和符號唔夾的情況,多的是。 四,我聽唔到,所以唔重要。因為我聽唔到Kelvin同Calvin有咩分別,所以唔重要,唔駛學。轉頭你個鬼佬(or 婆)friend子把你大名"陳大文"叫做"疹歹蚊",你又嬲嬲豬。 五,注重舞姿。學讀音,最重要口型要正確,舌位要擺正,動作要精准。因為沒有耳力訓練,任其出盡牛奶之力,步驟跟足,也無法聽出自己有否讀錯,成功從一位入門發音學生,一夜銳變成專業嘴舞者(professional lip dancer),恭喜晒! *我習慣在壽司店舉著時,看語音學書籍,又發現在酒吧棒着杯寫作,又會寫得快一點
都已幾天了,情緒久久也未能平伏。 曾經也是學校老師、過來人,我很明白那種心情。曾經,我也會每早看見校門,手震、冒汗,裹足不前。曾經,早了足足一小時起床,而懵然不知。曾經,學生們的笑顏,也轉身險變成最後的催命符。 … 再見,林老師!Read More »